PENTAX HD DA 16-85mm F3.5-5.6ED DC WR旅遊鏡

中華民國112年10月20日,臺北市

PENTAX HD DA 16-85mm F3.5-5.6ED DC WR是筆者第9顆鏡頭,也是第3顆旅遊鏡。

16-85mm大約是2014年問世的產品,剛入手Pentax K-3 mark III時曾對手上的17-70mm與18-135mm做了比較,當時發現這兩支鏡頭分別在K20D與K-3上的表現都還OK,怎麼到了K-3 mark III就有點怪怪的?難道隨著機身運算能力的提升,鏡頭製作工藝上的年代差異也會被顯現出來?

另一個會購入16-85mm的緣由是18-135mm望遠端雖然很好用,但筆者的使用需求上更需要16mm這樣的廣角端(尤其在使用過17-70mm拍照,透過18mm在操作上就是沒有那麼方便),此次趁著日幣便宜,就從Amazon Japan入手(運費+關稅,約當新臺幣九仟多元)。

#01 圖中是筆者的單眼相機與搭配的旅遊鏡,由左至右分別為:搭配17-70mm的K20D、搭配16-85mm的K-3 mark III,與搭配18-135mm的K-3。


#02 筆者一直希望Pentax能出一個有恆定光圈(如17-70mm的f4)、恰到好處的廣角端(如16-85mm的16mm)、恰到好處的望遠端(如18-135mm的90mm)與搭配PLM馬達的防水防塵旅遊鏡,至於鍍膜是smc或HD?嚴格來說都不重要,因為它就是Pentax鍍膜!


#03 三支旅遊鏡濾鏡直徑以16-85最大,來到72mm(也是筆者手上鏡頭中最大),真是一顆大眼睛。


#04 塊頭上也是16-85mm最大,17-70mm次之,18-135mm這支鏡頭非常特別與神奇,個頭最輕巧(而且還是金屬鏡身)。

#05 三支旅遊鏡在廣角端時的高度。


#06 三支旅遊鏡在望遠端時的高度。筆者拍攝這張圖時18-135mm這支鏡頭居然不斷"垂頭"回縮,為了拍攝,只好在鏡身先箍上一圈髮帶(之前邊走邊拍時也發現到這個議題,走著走著鏡頭就突然朝下全伸了出來,真是恐怖)。


#07 入手16-85mm的當下,筆者也一併購入B+W MASTER 007 Clear MRC nano 77mm(純淨超薄,高硬度奈米鍍膜)保護鏡。

#08 結果有些窘,B+W MASTER 007 Clear MRC nano 77mm保護鏡的邊框也非常薄,在扣上鏡頭蓋時竟然無法"緊密"的扣住,日後鏡頭蓋可能會有彈跳滑脫的風險。

以下是入手後的一些試拍

#09 鶯歌陶瓷博物館中斜射而入的太陽光光影。


#10 鶯歌陶瓷博物館室內與室外的光影與細節呈現。


#11  在ISO25600下,照片中前方連結器的細節與後方展示物品的畫質呈現上很是乾淨,讓筆者有點訝異。


#12 ISO25600下的連結器細節,讓人有點感動。

#13 接下來就是鐵道上的拍火車。


#14 駛入夕陽的列車,金光閃閃,這是手持拍攝,沒有上腳架。


#15 車站內亮處與暗處的表現很優異,重點是對焦也快,這和過往拍火車時的體驗完全不同。


#16 這張特別將ISO固定在100,這光影的呈現讓筆者好愛!


#17 以現在16-85mm的價位和拍攝出來的質感,在旅遊鏡的定位上算是稱職了(這支鏡頭剛上市時要價近新臺幣兩萬)。


#18 這張照片是在列車行進中時手持拍攝,相片的細緻度、穩定度與質感都非常棒;這顆鏡頭的塊頭雖然大了些,重量也不算輕,但對筆者個人而言,這支鏡頭應該就會是日後K-3 mark III的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