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1年11月08日星期四,天氣:陰,地點:臺北市
星期一(11月05日)六樓底板灌好漿後旋即進行放樣,趕在牆柱鋼筋綁紮與模板組立前先搶一步到工地看看現況,不然就沒機會看到它最裸露的初始狀態....
#01 甫灌好漿的5樓外觀,趁著帷幕還沒架上前趕緊先拍一張
#02 上週到工地時就發現樓梯間內多了這臨時〝圍牆〞,現場人員說因為往上的結構體還沒蓋好無法有效遮雨,所以就在樓梯間設置這遮斷流水(截水槽與導水管)的臨時設施,避免從上而下的雨水四處溢流
#03 來到6樓,電梯的模板已經組立好,柱子左側就是日後的大門與玄關處
#04 一早有不少禽鳥會飛到工地內遊憩,不過我不是來賞鳥攝影的>"<
#05 大門入口處就有三個開關,原本屋主在客變時多設置了一個插座,結果原先的水電包商承辦人不知怎的誤以為可以多容納這插座,等到要施工時才發現根本放不下,只好將插座向上調升到140公分高的位置
#06 才幾天的功夫,原本還在綁紮鋼筋與水電的底板已經鋪上一層混凝土
#07 制震壁的底座已經灌好混凝土,奇怪的是為什麼有些螺帽要套塑膠袋有些又沒有?
#08 進到〝屋內〞,回頭拍一張入口玄關處,接下幾天模板組立與灌漿後就看不見這〝內部構造〞啦....
#09 這是屋主客變時提出的音響線預留管,材質特別要求為內徑1英吋的不鏽鋼管
#10 輕質隔間牆端的音響線預留管出孔,一旁的建材就這麼堆置著,很擔心這不鏽鋼管會被撞歪或破損
#11 從客廳望出的景致已有鷹架遮蔽
#12 陽台旁的大柱子,跟了這建案一陣子,發現室內空間之所以能少樑少柱,完全都是仰賴設計結構上設計,我這外行的以為其箇中〝功臣〞就是這大柱子.....
#13 日後的陽台,不過為什麼要凹一個大凹槽咧?
#14 這建案設計了花檯的自動灑水裝置,圖中綠色的管線就是灑水管
#15 陽台底部另一側預埋的管線
#16 建案還規劃了假柱,這不列在日後屋主的權狀上....
#17 主臥與窗台雨遮,和豪宅比起來,這空間委實小得可憐...Orz
#18 圖中框起來的為主臥的衛浴,規劃在兩棟大樓中間
#19 地上還有放樣的註記,日後磁磚貼上了,這些資訊就永不見天日啦....
#20 放樣的墨線非常清晰,也馬虎不得,一個不小心樓蓋歪可就慘了~~~
#21 這是主臥望出去的景致,萬一前方有新的建案蓋起,就完全沒風景可看啦....
#22 從主臥往大門口拍,也只有現在才有辦法這樣拍,日後室內牆的隔間起來後,空間就會變得很侷促~~~
#23 兩個大電梯坑,希望這隔間夠厚實,不然這屋主就慘啦,電梯的運作聲音也是挺可怕挺惱人的...
#24 這建案除了有淋浴設備,就連浴缸都有,不過從這衛浴的空間來看,浴缸不會是小一號的吧?!
#25 A、B兩棟間的狀態,嚴格來說棟距不大
#26 後陽台的位置,這年頭陽台都不得外推,可惜了這空間...Orz
#27 為了大樓外觀的一致性,這建案每戶都搭配有分離式空調機,室外機也規劃有統一安裝的位置(後陽台外圍)
#28 這是另一間衛浴的管道孔
#29 另一個角度拍攝後陽台,這若能挪入當室內空間多棒啊!
#30 從後陽台斜對角拍攝屋內從左至右分別為客廳、餐廳與廚房
#31 從後陽台看兩個電梯坑的模板
#32 從室內餐廳拍攝大門玄關,一旁薄博的就是與電梯坑的牆面
#33 現在可以直接拍到另一戶,待隔戶牆起來後就不可能這樣拍~~~
#34 大門外的〝小〞陽台,真的是有夠小....
#35 兩個大電梯坑與樓梯間
#36 現在新建案都規定要有兩座逃生梯,這也是推升公設比例往上攀的原因之一.....
#37 工務所後方新闢道路果然開始動工了,不過這也僅是將兩條小巷子貫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