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MOD週末電影院由山田孝之主演的「手紙」,心中感處挺深的!!
或許因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統治過的歷史,導致許多祖父輩的老人家曾受過日本教育,加上小時候祖父家就住糖廠附近,常在那玩耍,因此對於日本的電影或文化總是有一絲絲的親切感(撇開日本侵華的那段不談,那是戰爭!任何國家的侵略行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這部片描寫了男主角(武島直貴)胞兄(武島剛志)為了幫弟弟籌措學費而拼命地賺錢,辛勞的送貨工作卻不慎扭傷了腰身,鋌而走險闖空門時因誤殺了屋主而被判處無期徒刑。
片中點出了日本社會文化的一個邏輯--『罪犯的親人,一樣是罪犯。』,直貴因為哥哥的罪行而背負著社會的歧視,無論是工作、戀情、居所的街坊鄰居等,莫不以"他哥哥是殺人犯,因此他也不是好東西"的論點看待他!我想先前日本一直給人社會秩序安定的印象可能就是這種發自人民內心的"制約"所造成的吧!!
但這樣的制約是好的嗎?個人不這麼贊同,我們中國人自古的儒家精神就不是這樣,我覺得日本人少了"寬恕"的精神,就如同片中被害婦人兒子後來與直貴說的;「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六年了,我們都被這件事束縛太久!」對於有悔意犯罪者除了給予寬懷的接納外,對於無辜的家人,是否更不該以〝歧視〞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古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日本人是個很壓抑的民族,所以會衍生出這些社會道德規範,但從近年來日本青少年一連串的反社會行為,這樣的〝制約〞是否符合現代社會?
而片中另一個讓我感動的是直貴與剛志兄弟間透過書信往返傳遞出的手足親情,猶記得還沒Internet、E-mail的年代,那時都是透過實體書信與遠方親友聯繫,長大一些則是寫信給因救國團、童軍團或打工時認識的夥伴或心儀的異性友人,當然也會收到許多伙伴或仰慕者的信件,之後入伍服役,殷切期盼的莫非是女友的來信,這與劇中剛志期待弟弟捎來信件的心情是一樣的,遠方的家書傳遞著不只是字裡行間的親情,割捨不斷的是那份思念呀!
現在的E-mail是透過鍵盤飛快的輸入與快速插入表情符號而完成,但在過去,從挑信紙、挑信封、寫信(務求字跡工整)、貼郵票、黏貼信封口、趕時間投遞郵筒等...接下來就是等著郵差送信來的時間,引頸期盼地等待對方回覆的信息...那種感覺是甜甜的、充滿幸福的(當然分手信、與妻訣別書又另當別論),平常時是等待著信件的往返,過年過節時可又不一樣,一疊疊寄出的賀卡,回饋的也是一疊疊塞爆信箱的問候。
現在幾乎只剩婚喪喜慶會透過實體信件傳遞吧,不過這樣的情境應該也維持不了多久,就如「海角七號」中阿嘉說的:「這年頭誰不透過電話聯繫這些報喪報喜的事?!」只是,這種訊息只透過電話似乎有些不慎重吧?雖說現在MSN、電郵、簡訊等聯絡方式多又方便,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